0%
数据通信基础

- 信源:将消息转换为信号的设备,如计算机等
- 发送设备:将信源产生的信号进行适当的变换装置,使之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,主要包括编码和调制
- 信道:信号传输通道,如物理介质
- 噪声:自然界和通信设备中所产生的干扰
- 接收设备:完成发送设备反变换,还原原始发送信号
- 信宿:信号终点,将信号转换为供人们能识别的消息
常见数据通信术语
- 数据(data):传送消息的实体
- 信号(signal):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示
- 模拟的(analogous):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
- 数字的(digital):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
- 码元(code):信号基本波形(信号基本单元)
- 频带(spectrum):信号频率范围
- 带宽(Bandwidth):有效带宽
- 数据通信方式:单工、半双工、全双工
- 并行通信 vs 串行通信
- 同步通信 vs 异步通信
物理介质
导引型传输介质
- 架空明线:易受天气和外界电磁干扰,对外界噪声敏感,带宽有限
- 双绞线
- 主要用于基带传输
- 屏蔽双绞线 STP(Shielded Twisted Pair)
- 非屏蔽双绞线 UTP(Unshielded Twisted Pair)
- 同轴电缆
- 光纤
非导引型传输介质
- 自由空间
- 地波传播
- 频率较低的电磁波趋于沿地球表面传播
- 有一定的绕射能力
- 在低频和甚低频段,地波传播距离可以超过数百米或数千公里
- 天波传播
- 电离层,距离地表约60-400Km高度
- 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会被电离层反射
- 电离层的密度和厚度随时间随机变化
- 电磁波可以传播 10000 km以上
- 随参信道
- 视线传播
- 频率高于 30 MHz 的电磁波将穿透电离层,不会被反射回来
- 沿地面绕射能力也很弱
- 通常采用视线无障碍的点对点直线传播
- 可以设立地面中继站或卫星中继站进行接力传输